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大城市威海

以前人人网的时候,我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湛江的,台州的,上饶的,威海的,甚至还有迈阿密上大学的朋友给我寄了明信片

这些都是课本里的城市,我从没去过,但大家的交流真诚而有趣,每个人都像个人一样鲜活的存在着

我想人人网给了我最大的启蒙,彻底塑造了我的价值观,正如外滩源理想国书店里那句话,“别为了每况愈下而活,我们见过好东西”

是的,俺也见过好东西,所以就有了图 7

世界上再也不会存在人人网这种平台了,人人网倒闭了,现在这些朋友也都没联系了

逃离上海,终于又体验了北方的凉爽,不用一出门走两步就是一身汗了,秋天第一次在威海变回秋天

没办法,季节是中原王朝在中原搞定的,没考虑南方的情况,有点不合时宜了

我在北方成长,我的记忆里秋天就是秋凉,赵雷在《南方姑娘》里唱“南方姑娘,你是否喜欢北方的秋凉”

这是我第一次来威海,说到海洋民族,人们总是想到西欧,其实东亚也有,如果抛开国界线省界线理解的话,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从扬子江南岸开始,一路到广西北海,再往南,一直到西贡,到马来西亚,到印尼,往东到冲绳,到台湾岛,到菲律宾,甚至到檀香山(香山县孙文的老乡们),这一直是个整体性的海洋民族圈子

人类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7 万年,这里真正的被行政区划隔离开,可能就是最近 200 年左右的事,在之前漫长的 69800 年里,人们并不需要护照,不需要过关,划着小船就可以离开,冲向大海

在海浪中死去,或者见到了远方的二舅姥姥,二舅姥姥已经变成了峇峇娘惹

之所以要说扬子江南岸的海洋世界,是因为环渤海黄海也是一个海洋世界,而威海就是这个胶东民族海洋世界的重镇

在辽西走廊还是一片沼泽的漫长岁月里,东北在人们眼中其实是在“海里”,人们去东北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从蓬莱出发,沿着一溜小岛,最后在旅顺口登陆

正如汉武帝时人们一直以为福建是在海里,因为陆路几乎不通,去就得坐船

自然的,在漫长的 69800 年里,既然可以划到旅顺,那当然也可以划船到仁川,划船到济州岛

只是人们习惯了从“陆地”的角度看地图,如果从海洋的角度看地图,世界会豁然开朗

你会突然发现,其实从威海到济南,和从威海到首尔的距离,几乎一样

所以这注定了环渤海黄海一圈的人的生活方式是差不多的,正如土耳其保存葡萄的技艺和新疆是差不多的

为什么呢?因为在漫长的 69800 年里,你并不知道护照是个什么东西,你骑着骆驼,坐着船,你就到了二舅姥姥家

世界就是你家,你只需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