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子吃饭时,每次都打开 YouTube 边吃边看,现在在外面吃饭,总感觉少点什么,终于在手机上打开了 YouTube,一切都正常了,人的巴甫洛夫的狗化。

YouTube 上看比较多那种电影浓缩片,其实就是快速听一个故事,对于电影来说,当然不只是故事,“电影就是电影”。

但对于没那么多时间把很多常听到的老片子都看一遍的人来说,看个电影介绍也是挺好的,要不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专门去看看那些电影讲了什么,短平快时代,短平快的速食很多电影故事,总比永远没了解过要好一些。

刚才看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介绍,以前听到这个片名,以为是那种乡村狗血反礼教片(比如张艺谋老师的《菊豆》,结果看完才发现被名字误会了,其实是个很隽永的细水长流的故事。

回到影片本身,让人感动,很美好的一个故事。

但就跟以前很多中国的老电影一样,甚至像所有的联欢晚会一样,这基本上是一个好人的故事,故事里所有的人都是好人,高尚伟大淳朴,剥离了的复杂的人的特质,每个人都像天使下凡一样,喜怒哀乐都是那样教科书化,没有任何别的情绪。

这种文化传统一定会教化出好的结果吗?我觉得更多的是导致很多人在理想破灭之后的彻底堕落化,不相信任何高尚存在,因为他很可能“突然发现”一切都是假的,虽然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但我们的文化审美总是试图让人一直活在一个二元思维的彩色泡沫里,泡沫破裂时让人崩溃,虽然泡沫本就不应该存在。

总之,看不到个体的情绪,个体的黑暗,个体怒斥泥潭的一切,但还是转身走向泥潭。在我们这里,泥潭里没有淤泥恶臭,每个人都因“伟大”而奔赴泥潭,所以即使个体收到侵害,侵害也不应该存在,因为个体的情绪并不重要。

我相信全都是好人的世界存在,但这显然不是生活的本质,因为“好人”只是因为某个阶段的某个事,好人想过干坏事,坏人也会有善念,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这才是流动世界的本质。

从此种意义来看,我比较喜欢美国的那种西部片,那种个体知晓关于黑暗的一切,唾骂黑暗,想过逃避,但最终还是坦然面对黑暗的气质,也许是勇于挑战,也许是 “It’s my duty” 的 be professional 精神,他可能在完成一切之后照样吃喝嫖赌,但在命运的某一刻,光照过来,他会选择站出来成为那个英雄,也许惨死,也许存活,但他会做出选择。

Would you follow me into the dark?

如果把 Dark 都铺陈开来,也就有了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坦然与镇定。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却喜欢掩盖粉饰黑暗,假定一切都是好人,每个好人都面目模糊,你只要知道他们生来就很伟大就闪着光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会上厕所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献身奉献就行了。

这当然是不可靠的,世界不是这样。

我们欣赏好人,但我们更欣赏真实。

我们尤其欣赏喜怒哀乐一滩烂泥却敢于面对黑暗的在某一刻会突然闪着光的好人。

我们是人,Not a machine。

Yeah,单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