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hone 出现之前,没人知道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子。
黑莓全键盘手机卖的正火,Nokia 还在 N 系列一代又一代的机皇中把持着霸主的地位,Android 还是个琢磨着怎么去适配全键盘的操作系统。

没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

触屏手机?那是难用的代名词。装载在多普达手机上的 Windows Mobile 操作系统,需要一根触控笔去点,还老是点错,或点着没反应。除此之外,还得承担触控笔突然找不到的烦恼。

电视上不停播放着广告的各种「掌上电脑」,也都是这种触控笔的逻辑。而传统的键盘手机,则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进入了细分领域。形态上来看:直板手机、翻盖手机、滑盖手机…还有 Nokia 出过的各种异形手机;功能上来看:拍照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商务手机…

整个手机世界的各种可能似乎已被挖掘殆尽,前路迷茫,没有方向。

直到 iPhone 的出现。

2.

当乔布斯站在台上重复着「A phone, an iPod, an internet communicator, are you getting it?」,随手滑动着歌曲播放列表,打电话给星巴克要订 4000 杯咖啡的时候,整个世界的一扇门,仿佛被打开了。
天空中一道光束照了下来,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哦,原来未来是这个样子......」

安卓马上改变了研发方向,Fuck the qwerty keyboard,全触屏才是王道。什么翻盖,什么滑盖,我们只需要一块够大的屏幕就行了。需要把这么多丑陋的按键堆砌在手机前面板上吗?不需要,只需要一个按键就可以搞定一切。

不要给用户选择,把一切都做到最简单,这就是苹果的逻辑。正是这种极简主义精神,让苹果这个半路出家的手机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彻底颠覆了整个手机产业。

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一个个手机届的大佬们,一个个的倒下。而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以至于没有留给他们时间去想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前一秒还在嘲笑苹果这个稚嫩的新手竟想在手机江湖中分一杯羹,后一秒就突然倒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据说诺基亚高管在拿到 iPhone 1 代的时候,马上判断这个东西不可能构成威胁,因为——「不耐摔」。

3.

科技是冰冷的东西,任何普通人都会对其产生距离感。而作为大众消费级的电子产品,手机却是最贴近人的一种科技产品。时至今日,手机几乎成为了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消费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时尚化」属性。需要把这个小东西做到足够好看,足够简洁时尚,变的如同一件装饰品一样。在 iPhone 之前,很少有厂商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就是以为把手机外形做的千奇百怪就是「好看」。

其次,要考虑到易用。iPhone 出世之前,没有任何手机操作系统做到了如同 iOS 一般流畅易用,Symbian 差的远,更不用提屎一样的 Windows Mobile。

最后考虑到的是——人性化。不是功能足够多,选项足够多,配置足够高就是好,懂得取舍才是大智慧。把尽量多的功能提供给用户很简单——但是把什么功能不提供给用户,这其中的取舍逻辑就不再那么简单。

这一点上,才最能看清乔布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伟大之处。

很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产品经理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媚俗的老板,以及万年不变的工程师思维,继续主导着一个个手机厂商。

iPhone 之前,没有公司注意到手机所需具备的这种人性化属性。或者说注意到了,也由于天分有限而找错了解决方向。于是,每个手机公司都不停的生产着一个个难看、难用而又冰冷的机器。看似混沌一片,但在乔布斯的眼中,也许是一种,一个孤独的天才看着一群笨蛋的无奈。于是他轻轻的挥了挥手,就彻底的击碎了那个旧的世界,甚至赢的有点太过轻而易举。

但是现实却就是这样残酷,乔布斯用领先业界五年的承诺带动其它厂商向前快速迈进了几年。乔布斯一走,大家又再一次集体陷入了迷途,找不到方向。

4.

不得不说,现在的手机世界,似乎再一次进入了一个迷局。
三星由于其自身产业链的巨大优势,又赶上苹果的疲软期,以及每年几百亿美金的营销投入,最近几年完全统治了 Android 市场。

HTC 无法像三星一样控制产业链,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在各种低端 Android 手机崛起后,失去了运营商的青睐,市值暴跌。

小米由于出色的定位,在各种千元低端机没有出现之前,一举占领了低端市场。但是成也定位,败也定位,在价格优势消失之后,想取得突破已经比较困难。小米的用户里,很难产生一种价值观认同感,大家本来就是奔着物美价廉的占便宜心态去的,又怎么能要求更多。

出于最开始的定位,小米几乎已经永远的失去了吸引高端用户的魅力。再加上小米各种媚俗的营销方式,现在只要是打上「MI」Logo 的产品,都给人一种深深的 Low 逼感。

5.

从软硬件结合的角度来看,至今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超越苹果。
是因为其它公司意识不到设计的重要性吗?不是。是因为其它公司没有出色的设计师吗?也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其它公司的老板,仅仅就是老板。他们因为商业上的能力而当上高管,但是在产品方面,大都是没有什么天赋。典型的例子,比如被乔布斯请来却最终赶走乔布斯的 John Sculley。这些跟普通人差不多品味的老板,却拥有着最大的决策权,可以想来,经过这些土鳖品味过滤后的产品,会是怎样一副平淡无奇的样子。

在这样的大公司架构下,再好的设计师,也不过是个打杂的,设计出的产品会被上司轮番过滤,最终面目全非。

而苹果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产品经理,而不只是一个商人。其出色的个人品味以及对完美的强迫症级别的追求,使得公司内设计师的地位完全的压制了工程师。在《乔布斯传》有过不只一次类似情节的描述:设计师们搞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创意,工程师们全都无语,惊呼这不可能实现,然后乔布斯就动用自己的现实扭曲力场,告诉这些工程师们你们必须实现你们是可以的,最后这些工程师就真的实现了。

6.

iPhone 刚出世时,其不能更换电池的设定,简直让人无法理解。但对手机玩味的越多,就越来越能理解一体性的重要。

一个完美协调统一的硬件设计,实在是无法忍受为了更换电池而需要打开后盖的设定。这就意味着机身上将需要无端的增加几条缝隙,而这对于一体性这种感觉,将会是一个灾难性的破坏。
同样的道理,过多的按键会让用户混乱,同时丑陋无比。于是苹果做了最极致的处理——前面板上只保留一个按键,作为手机灵魂的入口。整个机身将可有可无的按键全部去除,只保留了最基本的按键。

简洁而克制的设计,不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而是为了让更少的人讨厌。在这一点上,苹果做到了最好的平衡。

就 iPhone 的整个外观设计来说:整机颜色的统一(除去 iPhone 1 代)、金属外壳的应用、刚开始时只出黑色版本的坚持、前 5 代的 3.5 存屏设定等等,无一不体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腔调——正是这种腔调,征服了最早的一批高端用户,进而触发引爆点,风靡全球。

这种甚至有些极端的美学品味上的坚持,如同一种价值观的坚持。

7.

微软用 WP7 的 Metro 界面将扁平化理念引入了手机软件设计领域。初次接触 Metro 界面,会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大面积的色块,灵动的动画效果等等。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太过单调,容易审美疲劳。
扁平化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为了让用户「专注于内容」,所以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会「干扰」用户的装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色块,单调的大字体,组合起来更显杂乱。而微软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更像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在 iOS 与 Android 那种格式化的设计之外找到另一种可能。

而其背后的设计逻辑,则是除了老板决定产品这种灾难之外的另一种可怕的灾难——工程师思维。只有工程师思维才会去考虑使用手机的「效率」或者「干扰」之类的问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WP 系统出来之后叫好声一片——因为科技公司的大多员工都是程序员,他们自觉很懂手机,他们很喜欢 WP 系统,而他们又通常在网上的科技评论里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于是一片赞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WP 系统的手机销量如此惨淡以至于把 Nokia 活生生的带进了沟里——因为普通用户才不管什么干扰不干扰,他们要的就是好看好玩而已。

微软这个工程师思维主导的公司,押宝扁平化,甚至将扁平化引入到了其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然后 Windows 8 也同样销量惨淡。

8.

微软带来的扁平化只席卷了自己的一系列产品,但是 Ive 主导的 iOS 7 的问世,却让扁平化几乎席卷了整个手机应用领域。
Ive 是个工业设计的天才,但是这种天才,得在乔布斯的控制下才能发挥到完美。脱离了乔布斯的控制,其在最无敌的硬件设计领域也马上搞出了 iPhone 5c 这种乱七八糟的媚俗产品。

一直觉得所谓的「专注于内容」完全是个伪命题,怎么样才算是专注于内容呢?为什么适当的装饰就是干扰用户——而不是能让用户的体验更加完美,增强用户获取内容的欲望呢?审美也是人类的一种需求,面对 iOS 7 以后惨白惨白的界面,反而很难有看下去的欲望。

就好像一盘菜——Ive 本来是个设计盘子的,他设计的盘子简洁漂亮,大家都很喜欢。突然有一天,Ive 决定要直接去做这盘菜,他觉得以前食物的烹饪装盘甚至还放上几朵花都太复杂了,这一切都违背了他的审美。「我们要专注于获取营养,怎么能让这盘菜的样子与口味干扰我们呢?」于是,他把这盘菜里可以获取的营养都提取出来,做成了给宇航员吃的那种牙膏一样的东西抹在了盘子上,然后端上来告诉用户,这盘菜就叫「iOS 7」。

前面说过,手机最重要的就是人性化方面的考量,这需要一种无与伦比的天赋,去切中用户的需求。大多时候,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们面前。火车发明之前,可能几乎所有人想要的只是「一架更快的马车」。

Ive 的设计就是陷入了一种机器思维,却忽略了手机发展到今天,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其实已经变成了一部个人娱乐终端。没有几个人会在乎专注不专注,大家只在乎好玩不好玩。值得玩味的细节与人性化设定,才会让用户对冰冷的机器产生灵魂上的相通感。

《父与子 300 天的战争》中,宫崎骏在看到自己儿子宫崎吾朗画出的东西时,曾说道:「那种没有灵魂的画,画再多也是没用的。」

手机,是身体的一部分,是个人价值观的延伸。

不是奴役机器,也不是被机器奴役,而是二者心灵相通、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9.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Abo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 ones,

We see genius.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